您的位置: 政务公开 > 其他 > 旗县动态

浅议当前城乡低保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来源:科右前旗审计局 作者:科右前旗审计局 发布时间:2019年01月17日 分享到:

  科右前旗审计局在近几年的审计工作中发现,城乡低保管理,尤其在低保人员资格审核认定和后期动态监管方面,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亟须采取措施予以规范和完善。

  一、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程度不高,政策执行效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一是城乡低保资格审核、审批以及后期动态监管手段还比较单一、落后。在大数据环境下,在对申报对象家庭财产和收入核实的过程中,仍主要依靠经办机构和人员通过入户调查来取得,获取手段单一、内容不全,不能完全准确地掌握真实情况。同时,民政部门与公安、社保、不动产登记中心等部门之间缺乏统筹协调的联络机制,与低保资格认定相关的基础信息采集困难,不能及时、准确掌握低保对象家庭收入等情况。

  二是审核监督机制不够严谨。主要表现为经办机构制度不健全、审批手续不完备、部分程序流于形式,个别领导和经办人员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不强,群众监督意识空缺,对保障对象的监督检查不到位,造成违规享受低保待遇问题。

  三是宣传公示机制不够健全。对低保政策的宣传不够全面、透彻,群众对低保政策的知晓度不高或理解片面,在政策执行过程中,低保人员名单公示不够透明,公开公示的覆盖面不大。

  (二)政策执行不到位,规范化管理薄弱。

  一是收入审查不准确。在低保资格对象审核以及后期动态监管过程中,家庭财产、家庭收入是认定低保对象资格的基本条件,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主要还是依靠申请人提供的家庭财产、收入及子女等情况作为依据。由于缺乏有效的信息共享平台,相关工作人员很难准确把握申报对象家庭财产的实际情况,导致不符合低保条件的家庭或人员违规享受低保待遇、应退未退等问题的发生。

  二是动态监管不到位。苏木乡镇政府在低保后期动态管理过程中,因个人能力不足、工作量较大等原因,实际动态监管效果不太理想。一方面是低保对象自觉申报意识差,并且普遍怀有不愿退保心理,绝大部分低保对象都没有按规定做到自觉定期向相关部门申报家庭收入变化情况,即使自己家庭收入提高了,享受的保障标准偏高或者不符合吃低保条件了,在低保工作人员入户调查核实时,也不会如实报告,更不愿意退出低保。另一方面,苏木乡镇工作人员个人能力有待提升。通过历年对乡镇财政决算审计发现,个别乡镇民政助理根本就没有主动去监管的意识,老百姓或者村委会不主动上报,他们就什么都不知道。

  (三)基层民政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

  通过近几年与各乡镇的接触,目前很多乡镇的低保工作队伍建设相对薄弱。具体表现在:一是年龄结构不合理。很多乡镇民政助理年龄普遍偏大,计算机操作能力近乎零。二是具体工作人员较少,很难承担起繁重的调查、审核、审批和管理任务。三是由于基层民政工作人员隶属乡镇管理,常常因为工作需要,调动比较频繁,导致新上任的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政策把握不准。四是从全旗层面看,普遍缺乏数据库管理方面的人才。无法利用现有的外部数据,对城乡低保家庭收入情况进行对比核实,造成“有数据、不会用”的尴尬境地。

  二、建议与意见

  (一)进一步加大对低保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

  要切实加大对低保法规政策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使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促使广大居民群众树立正确的“低保”观念,自觉摒弃“低保就是吃国家大锅饭,不吃白不吃”,“能吃到低保那是能耐”等等以能吃低保为荣的错误思想。逐步形成大家自觉理解、积极配合、共同监督低保工作的良好局面。

  (二)切实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坚持严格依法办事。

  一方面,在低保对象的审核、审批环节,相关部门应严格按操作程序办理,切实做好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和张榜公布等各项工作,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做到政策规定公开、保障对象公开、保障金额公开,并定期向社会公布。同时,进一步完善、细化民政部门、苏木乡镇在低保对象审核、审批以及后期动态监管中双方的主体责任,落实到个人,严格实行“谁审批、谁负责”的岗位责任制。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加强低保对象的动态管理。各级低保管理服务机构和低保工作人员在实施动态管理中,充分利用现有外部数据资源,结合数据库技术开展低保对象资格审查工作,积极开展调查走访工作,及时掌握低保对象家庭生活、家庭收入、家庭成员变化等情况,切实做到低保对象有进有出,切实应保未保、应退未退等问题。

  (三)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培育数据库管理方面的人才。

  一方面,当地政府要充分发挥领导和组织协调作用,督促民政、财政、劳动和社会保障、统计、工商、税务、不动产登记、乡镇、社区等各职能部门和单位,立足自身职责,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建立行之有效的信息共享机制和平台。另一方面,民政部门应加强沟通协调与财政、公安等各方的数据对接,提高数据对比的认识和意识,加大对数据库管理方面人才的培训力度,提升数据对比技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联系我们

地 址: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罕山西街兴安盟电信西侧 

电话: 0482-8268526 传真: 0482-8268528 Email: admin@xam.gov.cn

兴安盟审计局主办 网站标识码1522000015 蒙ICP备2021000288蒙公网安备 15220102010056

Copyright 2015 www.xam.gov.cn All Rights Reserved